以標準化數智化為核心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構建
隨著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電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招標采購工作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本文旨在介紹某大型電力集團以標準化數智化為核心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構建的背景、內涵和主要做法、實施成效,并總結經驗,為同行業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實施背景
招標采購作為供應鏈資源要素優化配置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公司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某大型電力集團采購中心通過構建以標準化數智化為核心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為集團公司提供強有力的采購服務保障。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無法開展集中會議評標的情況下,該采購中心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優勢,快速建立遠程線上評標模式。遠程異地線上評標雖然在疫情防控條件下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集中評標相比,初期仍存在一些風險隱患,如工作標準不統一、平臺功能不完善、評標場所不健全、現場管理不到位、監管手段不智能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升招標采購質量和效率,保障評標工作合法、合規、公平、公正,該集團加強了采購標準化建設,開發了智能招標評標系統,建立了遠程評標分中心,研發了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全面建成“集中+遠程”招標采購體系,實現了招標采購監管閉環管理。
二、內涵和主要做法
(一)成果內涵
本文介紹的創新成果是以標準化數智化為核心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該體系通過標準化、數智化和智慧監管三個方面的創新,實現了招標采購工作的高效性、規范性和可控性,提升了招標采購質量、效率和公信力。
1.標準化
通過招標文件、評標過程、評標場所、服務保障和采購監督等方面的標準化,實現了流程化、數字化,保障了評標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是提高招評標質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
2.數智化
利用智能化招標系統,實現了招標采購業務一站式服務。數字化招標文件、規范化投標文件、智能評審等功能提高了效率和質量。新增視頻會議功能和遠程評標分中心,使評標專家無需到場,節省成本和時間,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3.智慧監管
通過研發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實現對遠程評標過程的實時監控、智能識別、預警提示和數據分析,保障評標工作的合法、合規;通過建立“統一平臺、線上集中、分級分散、全程可控”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體系,實現招標采購工作的全方位、全時段、全鏈條的智慧監管。
(二)主要做法
為了構建以標準化數智化為核心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采取了以下四項主要做法。
1.加強招標采購標準化建設
開展招標文件標準化、評標過程標準化、評標場所標準化、服務保障標準化和采購監督標準化工作,在提高采購工作質量效率、提升公司整體風險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舉措如下。
(1)開展招標文件標準化
以模塊化、結構化、數字化方式,建立集團公司統一的招標采購標準化文件并進行結構化。
一是發布了招標采購文件標準化、結構化的工作規劃,建立了以集團公司為統領,系統各單位廣泛參與統一領導體制。制定了招標文件基礎范本,起到了基礎框架構建作用,為其他具體的專業招標文件范本提供了統一的篇章結構。
二是建立了招標文件標準化設計規范。標準化的招標采購文件由兩個模塊組成,分別為通用模塊和專用模塊。通用模塊作為招標文件的固定部分將被直接引用,不允許修改。專用模塊部分內容固定,不允許修改,部分內容可根據項目特點進行編制。同時建立范本編排格式標準,保證發布范本版面設計編排格式標準統一。
三是通過分工協作,累計發布300余套標準化、結構化的招標文件。形成覆蓋集團公司兩級集采的招標采購文件標準化體系,全面規范招標采購文件編制,從源頭提高招標采購質量,榮獲集團公司軟科學優秀成果獎。
(2)開展評標過程標準化
遵循“公平、公正、科學、擇優”原則,保障評標結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一是評標過程職責和要求標準化。招標業務部門負責管理、指導和考核評標過程管控工作,并成立檢查小組監督檢查。高級項目經理監督項目經理按標準執行評標過程并把關,項目經理負責安排進度和協助評委完成評標工作,并對評標質量承擔主體責任。
二是評標過程檢查落實標準化。業務部門成立檢查小組隨機抽查評審項目,每月檢查的評審項目數量不少于總評審項目數量10%。檢查小組由部門負責人擔任組長,提醒項目經理存在問題并分析原因和措施,提高其業務管控能力和水平,并在每周業務會議上總結培訓。
三是評標過程考核標準化。評標過程考核按照月度進行,將責任和質量問題納入部門考核,檢查小組記錄并考核項目經理是否按流程和標準執行。業務部門考核相關問題分為一、二、三級錯誤。項目經理承擔主體責任,項目負責人承擔連帶責任。
(3)開展評標場所標準化
主要由優化建設選址、統一標準配置和實現協同共管三個部分組成,通過規范管理評標場所的硬件、軟件、人員和流程來提高評標效率和準確性。
一是規范建設選址。在南京、蘭州等5個重點城市建設采購分中心,滿足集團公司戰略發展需求。在全國24個省份建立遠程評標分中心,滿足全系統二級單位采購需求。
二是統一標準配置。對分中心硬件、軟件設施實行統一建設、統一配置,并根據業務需求進行網絡環境配置。各分中心內部設置遠程評標、評審、談判會議室和工作工位,滿足不同業務板塊采購的工作需求。北京集中評標中心設立遠程評標監控中心,保證評標全過程可視化、可管控、可監督。
三是實現協同共管。全面推進遠程評標分中心建設,并與二級區域公司進行全面對接,形成協調共管機制,保障了評標活動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同時,通過統一的智能監管平臺,使各方面都能夠參與進來,共同監督、管理和形成監管合力。
(4)開展服務保障標準化
采用智能化技術提高運作效率,規范評標過程。
一是規范服務標準。通過制定規章制度,促進現場規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據業務特點進行機制創新,確定“集中+遠程”集約化評標分組及會議安排原則。
二是加強運營管理。采用智能招標評標系統功能,將每周評標項目打捆分組,并根據招標項目的關鍵要素,確定“集中+遠程”評標的批次及專家人數,使得集約化評審過程更加規范、高效。
三是提升技術保障。成立遠程評標分中心信息化運維工作組,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監測網絡、流量和服務器的資源使用情況,并及時調整安全配置和資源分配策略。制定應急工作機制,提供技術支持,保障開評標現場所有軟硬件正常運行。
(5)開展采購監督標準化
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采購監督標準化,保障企業采購活動的依法合規。
一是線上集中統一監控。利用智能監管平臺全面監管評標參會人員行為,預防不良行為發生。
二是協同服務監督考核。定期開展協同服務績效考核檢查,并通過季度采購招標專項監督檢查、評標過程“回頭看”專項檢查等措施,實施高效監督。
三是常態廉潔警示教育。通過定期編發《招投標警示案例選編》,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開展專題廉潔警示教育會,建設“采購招標警示教育展廳”等措施,宣貫廉潔文化,用行動警示風險。
2.持續升級智能化招標采購平臺
(1)優化升級智能招標評標系統
智能招標評標系統采用“統一平臺+專業工具”模式,獲得最高等級三星認證,與內外部17個系統實現數據互通,實現了業務流程的自動流轉、關聯數據的自動傳輸、業務數據的有效匯集和多場景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公司采購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有以下5個創新功能。
一是招標端的招標文件編制客戶端。該客戶端以模塊化、結構化、數字化的方式編制招標文件,具備范本管理工具,規范了各類范本的編制和版本管理,基本實現了系統對招標采購文件精準控制。
二是投標端的投標客戶端。該客戶端可以將投標文件結構化處理,具備自動檢查文件的完整性功能,降低評審階段流標的概率。
三是評標端的智能化協作和高效評審。實現專家網上申報入庫,隨機盲抽,在線商旅,動態考評。融合大數據技術輔助評標,實現自動生成專家評議表,智能輔助評審、評分控制提醒。客戶端地鐵式向導,使得評標流程更加清晰。評審工作完成后,自動生成中標候選人公示和中標通知書,并實現在線簽章和一鍵歸檔。
四是異常情況的自動監測和預警功能。通過系統自動檢查投標文件特征碼,進行圍標串標分析,及時預警異常情況。通過大數據檢索供應商信息,自動預警違法失信風險和供應商關聯關系風險。
五是招標投標費用的網絡化管理功能。實現投標保證金、專家評審費、代理服務費等線上一鍵管理,自動開具和發送代理服務費發票,實現全程可查可追溯。在保證金方面,引入虛擬子賬號技術,實現投標保證金的自動入賬和退款。
(2)研發“集中+遠程”視頻會議模塊
滿足多角色業務場景視頻界面需求,同時針對項目經理和專家角色分別設計不同的視頻會議窗口。項目經理通過評標管理工具進入評標項目,一鍵自動生成當前項目的遠程評標視頻會議。實現了評標專家、招標人、代理機構等多方參與者之間的實時音視頻通信。
3.建設標準化遠程評標分中心,研發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
(1)建設標準化遠程評標分中心
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招標風險防控要求,建設標準化遠程評標分中心,以清潔能源發展基地的采購分中心為支撐,以覆蓋全國各省級區域的遠程評標分中心為保障,遠程評標工位超600個。
遠程分中心實現硬件設施標準化配置,為每個遠程評標配備標準化評標、監控軟硬件,包括桌面云終端設備、音視頻攝像設備、網絡安全設備、安檢設備及手機存放設備等,與北京集中監管運營中心設施配置標準一致,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執行統一的保密措施,進入分中心的所有人員需經過嚴格安全檢查。
(2)研發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
為滿足“集中+遠程”招標采購體系下的評標全過程、全場景閉環管理要求,在統一的軟硬件設施基礎上,采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智能分析等技術,研發新一代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具備監控視頻融合、智能識別、智能預警等功能,實現“集中+遠程”招標采購全過程實時監控,評標專家音視頻及電腦桌面操作過程實時存儲,相關異常行為智能報警,歷史招標采購監控畫面、信息隨時調閱,并與集團公司采購監督報警信息對接,實現報警信息的統一監控。
一是研發AI算法智能識別專家異常行為。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實現專家身份驗證和在崗檢測,實時智能識別是否本人評標,自動統計專家有效評標時長,為專家管理和費用發放提供依據。通過輕量化網絡分離卷積算法,構建目標(評標專家)人臉特征識別算法,實現對評標專家的實時跟蹤和定位。通過人工神經網絡模型,智能判斷是否他人闖入評標區域,發現相關異常行為時進行智能預警提醒,包括當前評標項目信息、專家信息、預警內容、預警時間以及預警證據拍照等。
二是實施評標場所場景監控,基于面部、桌面、場景視頻融合監控新模式,針對已注冊管理的集中或遠程評標分中心的評標機位,可查看當前機位所在評標室的監控畫面,采用單人多頻道分別錄制新模式,后臺自動對每個專家的面部視頻、桌面視頻和場景視頻分別進行單獨錄制,實時存儲,所有數據不落地、不外發,可自由組合查看錄像視頻。
通過研發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實現了對遠程評標過程的全方位、全時段、全鏈條的智慧監管。
4.建立“統一平臺、線上集中、分級分散、全程可控”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
(1)統一平臺
通過智能招評標系統,實現招標采購業務的統一管理和運行,提供招標文件編制、發布、投標、開標、評標、定標等標準化一站式服務,實現招標采購全流程的電子化和智能化。
(2)線上集中
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實現遠程評標的線上集中,使評標專家無需到場,可以在任何評標分中心通過互聯網參與評標,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3)分級分散
通過遠程評標分中心,實現遠程評標的分級分散,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和條件,選擇合適的分中心進行評標,增加了靈活性和便利性。
(4)全程可控
通過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實現遠程評標的全程可控,使監管人員可以對遠程評標過程進行實時監控、智能識別、預警提示和數據分析,保障了評標工作的合法、合規、公平、公正。
通過完善“統一平臺、線上集中、分級分散、全程可控”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實現了招標采購工作的規范高效和安全可控。
三、實施成效
通過構建以標準化數智化為核心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取得了以下顯著成效。
(一)招標質量效率明顯提升
通過招標文件、評標過程、評標場所、服務保障和采購監督五個方面標準化,提高了招評標工作質量和效率,解決了招評標工作存在的低效性、風險性等問題。通過智能招評標系統,實現了招評標工作的電子化和智能化,解決了招評標工作存在的功能缺失、數據不準確等問題。通過遠程評標分中心建設,實現了遠程評標工作的靈活性和可控性,解決了遠程評標工作存在的設備不齊全、網絡不穩定等問題。2022年,在遠程評標分中心開展評標,節省會議費、出差費用明顯,節省評審人員出差時間明顯。
(二)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招標全流程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該體系通過統一平臺、線上集中、分級分散、全程可控四個方面的創新,形成了全方位、全時段、全鏈條的智慧監管閉環管理機制。通過智能遠程評標監管平臺,實現了遠程評標工作的公正性和嚴肅性,解決了遠程評標工作存在的專家缺席、中途離席、接打電話等問題。2022年,共處理智能監管平臺預警信息超6000條,通報違紀專家多人,通過日常監管,違紀評標專家受到懲戒,評標專家紀律得到明顯改善。采購項目異議投訴同比下降明顯,切實為集團公司采購風險防控承擔責任。
(三)經濟社會效益成果顯著
2022年,該采購中心完成項目超10000個,平均節資率超15%,相比較項目概算,節省資金超300億元。通過“集中+遠程”招標采購體系,有效應對了疫情沖擊,保障國家電力安全和清潔能源轉型,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疫情防控和招標采購工作的雙贏,為國家電力保障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該體系還為其他國有企業和行業提供借鑒和參考,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創新、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方面發揮示范作用。
四、總結與啟示
通過構建以標準化數智化為核心的“集中+遠程”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實現了招標采購工作的高效規范和安全可控,提升了招標采購質量和效率、公信力和行業影響力,為國有企業招標采購管理創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招標采購智慧監管體系是應對招標采購業務發展的創新舉措,是以信息化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效率和質量為目標,以保障安全和公正為原則,以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重要成果。該體系體現了該大型電力集團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的使命擔當和社會責任,展示了在電力行業的領先地位和創新能力。
作者:田 森
作者單位:華能招標有限公司
來源:《招標采購管理》202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