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建廳等18部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邊境城鎮特色風貌建設規劃》
為改善我省邊境城鎮空間品質,加快推進邊境城鎮塑造新風貌,打造美麗邊城。近日,省住建廳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邊境城鎮特色風貌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并發出通知,要求相關市(地)、邊境縣(市、區)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我省邊境地區民族特色明顯,18個邊境城鎮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存在較強的相關性。《規劃》以點、線、面“條塊結合”方式系統歸納總結了我省邊境地區風貌特色,提出了指導性規劃意見。從全國各邊疆省份實際情況看,發布以邊境地區整體城鎮風貌建設為核心內容的較為系統的省級專項規劃尚屬首次。
《規劃》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六個龍江”建設,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向北開放前沿作用,推動邊境地區生態資源與魅力城鎮協調發展,突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民族特色,改進邊境城鎮空間品質,提升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和發展活力,增強邊境地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自豪感。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對俄及東北亞地區合作的產業集中帶、旅游景觀帶、特色城市帶、中俄特色文化帶和穩定繁榮平安帶。到2035年基本建成協調有序、綠色安全、美麗活力、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沿邊城鄉綜合發展帶。
《規劃》從構成城鎮特色風貌的自然本底、人文底蘊和城鄉格局等方面對邊境城鎮建成環境及景觀資源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理清我省邊境城鎮風貌建設現狀,梳理形成了由“國家、省域、城鎮”三個層級構成的邊境風貌要素體系,明確了我省邊境城鎮總體風貌發展定位和風貌規劃結構,從風景空間與特色島鏈、特色鎮與文化村、界江客廳與塔臺眺望系統、地理標志與紅色地標、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等方面進行系統規劃,形成了邊境地區特色風貌資源管控和項目建設引導體系,提出了特色風貌建設的總體策略和范式,并對18個邊境城鎮特色風貌建設予以具體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