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供應鏈的探索及實踐
本文聚焦建設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加快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和強化供應商精細化管理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國三峽集團加強供應鏈管理的頂層設計和謀劃,以“精益化、協同化、國際化、智慧化、綠色化”供應鏈為抓手,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供應鏈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三峽集團)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首批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之一,近年來緊緊圍繞國務院國資委相關指導意見,以“精益化、協同化、國際化、智慧化、綠色化”的供應鏈為抓手,積極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供應鏈。
一、全面高效推進“五化”供應鏈建設
2023年,中國三峽集團發布《中國三峽集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供應鏈行動方案》,謀定供應鏈建設目標:
到2025年,供應鏈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供應鏈協同能力顯著增強,供應鏈基礎設施體系和供應網絡體系基本完善,戰略核心物資和核心技術的保障能力快速提升,有力促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到2030年,供應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自主可控力、創新引領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充分彰顯,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邁上新臺階,建成與世界一流企業相適應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一)健全管理體系,建設精益供應鏈
加快推進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制度體系及管理標準,搭建完備的供應鏈管理組織架構。全面梳理供應環節存在的風險源,建立集團級關鍵物項數據庫,穩步開展國產化替代工作,優化供應鏈布局,實現供應來源多元化。完善供應鏈數字化體系,推進業務智能化進階,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加強供應鏈監測預警,增強供應鏈魯棒性。
(二)推動資源共享,建設協同供應鏈
利用中國三峽集團在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領域的產業規模優勢,積極對外推動有關技術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對內推動儲備資源共享利用。全面評估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領域的供應鏈布局現狀,繪制供應鏈圖譜,通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組建產業聯盟、打造合作網絡等多種方式,與上下游供應商建設協同、共贏的供應鏈生態,夯實供應鏈發展基礎,加強與戰略供應商長期優質合作。
(三)深化對外合作,建設國際供應鏈
優化供應鏈海外布局,聚焦關鍵技術和物項等,開展國際供應商尋源,實現供應來源市場的多元化,增強供應鏈國際影響力。充分發揮中央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和組織整合能力,在帶動中國技術、標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中承擔引領責任,促進國內國際資源的高效配置,助推供應鏈集群發展,增強對全球行業供應鏈的整合力、話語權和影響力。
(四)強化科技創新,建設智慧供應鏈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補齊供應鏈上關鍵原材料、元器件、核心技術等短板,著力攻克一批制約國內產業鏈發展的技術難題。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設計、采購、物流、儲備、工程建設、運營維護、技術改造等環節的場景應用,助推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五)堅持低碳發展,建設綠色供應鏈
將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融入供應鏈管理全過程。實施綠色采購,優先采購節能低碳環保材料、產品和設備,推廣國家部委頒發的綠色制造名單在采購活動中的應用。推動開展綠色供應鏈試點示范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
二、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
(一)開展招標采購業務系統的轉型升級
建立統一的電子采購平臺,持續推進采購數字化管理轉型,以數字化促進規范化、集約化、標準化、協同化管理。通過電子采購平臺升級迭代,實現招標采購計劃管理、立項管理、實施管理(招投開評)、決策管理全業務流程電子化,為集團公司各組織層級和內外部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為支撐集團公司發展的重要數字化基礎設施。
(二)不斷探索數字化交易新模式
2018年底,建立集團公司電子商城——“三峽e購”,集團公司辦公電器、辦公用品、信息類設備、后勤生活物資、勞保用品、MRO(維護、維修、運行)用品等低值易耗物資的采購,均通過電商化采購模式實現高效便捷采購,實現“鼠標一點,配送到廠”,降低采購成本,減少采購程序,提高采購效率,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采購業務的全流程管控。目前,集團公司正在積極試點“工程建設物資公開招標+電子商城鋪貨”模式。
(三)積極研發供應鏈外網服務應用
通過開發智能制造協同、生產質量管控、在線物流管理等功能模塊,為供應商提供開放式服務,提高供應鏈全流程智慧管理能力,提升與供應商的產業鏈協同水平。
(四)探索供應鏈管理風險智能識別
系統梳理供應鏈管理全過程合規性、規范性問題,形成負面問題清單和典型問題防控指導手冊,基于問題清單形成預警規則庫,并嵌入供應鏈管理平臺的關鍵流程和環節,埋設監督探針,實現事前風險預警,逐步實現“問題線索全面收集、典型問題自動比對、整改情況定期跟蹤”的智能化監督管理,通過新型技術手段應用推動易發多發頻發問題加快消除。
(五)加快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打造中國三峽集團智慧供應鏈管理平臺,加快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供應鏈數據管理體系和標準化數據字典,統一數據規則,實現供應鏈基礎數據的標準化管理與集中運營。打通供應鏈內部數據壁壘,構建數字化供應鏈運營管理中樞,通過供應鏈全鏈條管理看板可視化,為運營監控、監督管理、輔助決策提供支撐。
二是建設集團統一的物資管理系統,實現物資從需求、計劃、采購、生產到物流、倉儲、使用、報廢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試點打造具備智能化存儲、自動化運輸、少人值守等功能的智能倉庫。
三是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商用服務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發展智慧倉儲、智慧物流,不斷提升流通供應鏈智能化水平。
三、強化供應商的精細化管理
中國三峽集團供應商管理遵循“集中管控、信息共享”以及“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利用集團公司產業規模優勢,通過供應商管理積極推動相關技術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并在采購活動中充分考慮環境友好、綠色低碳、節能低耗等因素,扶持通過綠色電力交易、碳減排產品等實現自身及供應鏈綠色化的供應商,與上下游供應商持續打造建設協同、綠色、低碳、共贏的供應鏈生態。
(一)借助數字化技術提升供應商管理水平
建立統一的供應商中心,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供應商的主數據編碼,形成一套服務集團公司業務的供應商主數據,實現供應商統一管理。利用供應商管理中心實現對集團公司內供應商數據的匯聚、分發、審核、校驗,同時強化入庫及變更審批,從數據源頭嚴格把控供應商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合規性。全面開展供應商能力畫像,通過多渠道獲取高質量的供應商數據,從企業財務、資質能力、業績能力、績效評價、供應商分級5個維度進行供應商能力畫像,輔助提升尋源能力。
(二)加強與戰略供應商長期優質合作
通過深化供應鏈采購合作關系、協同建立儲備體系、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協同建設智慧供應鏈、建立日常交流機制等途徑,與戰略供應商開展深入合作。
(三)增強與供應商互聯互通力度
每年召開供應商年度大會,反饋供應商參與集團公司招標采購活動以及合同履約情況,宣貫中國三峽集團質量、安全、廉潔、綠色發展相關管理要求和理念,并與供應商開展線上交流與關系管理。同時,增強與嚴重失信行為供應商、戰略供應商信息主動溝通,共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靠發展。
(四)開展供應商評價與考核
針對工程施工、貨物、服務三類供應商,采用日常評價、年度評價和動態管理等方式開展評價,供應商的信用等級按年度評價綜合得分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并在集團公司招標采購工作中加以應用。
(五)加大對嚴重失信供應商處罰力度
對于有嚴重失信行為、多次失信行為的供應商及其法定代表人進行嚴厲處罰,處罰期限從2年到永久。持續嚴厲打擊串通投標、無正當理由放棄中標等嚴重失信行為供應商,積極維護規范、公平、陽光的招標采購環境。
本文聚焦建設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加快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和強化供應商精細化管理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國三峽集團加強供應鏈管理的頂層設計和謀劃,以“精益化、協同化、國際化、智慧化、綠色化”供應鏈為抓手,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供應鏈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三峽集團)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首批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之一,近年來緊緊圍繞國務院國資委相關指導意見,以“精益化、協同化、國際化、智慧化、綠色化”的供應鏈為抓手,積極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供應鏈。
一、全面高效推進“五化”供應鏈建設
2023年,中國三峽集團發布《中國三峽集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供應鏈行動方案》,謀定供應鏈建設目標:
到2025年,供應鏈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供應鏈協同能力顯著增強,供應鏈基礎設施體系和供應網絡體系基本完善,戰略核心物資和核心技術的保障能力快速提升,有力促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到2030年,供應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自主可控力、創新引領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充分彰顯,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邁上新臺階,建成與世界一流企業相適應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一)健全管理體系,建設精益供應鏈
加快推進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制度體系及管理標準,搭建完備的供應鏈管理組織架構。全面梳理供應環節存在的風險源,建立集團級關鍵物項數據庫,穩步開展國產化替代工作,優化供應鏈布局,實現供應來源多元化。完善供應鏈數字化體系,推進業務智能化進階,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加強供應鏈監測預警,增強供應鏈魯棒性。
(二)推動資源共享,建設協同供應鏈
利用中國三峽集團在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領域的產業規模優勢,積極對外推動有關技術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對內推動儲備資源共享利用。全面評估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領域的供應鏈布局現狀,繪制供應鏈圖譜,通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組建產業聯盟、打造合作網絡等多種方式,與上下游供應商建設協同、共贏的供應鏈生態,夯實供應鏈發展基礎,加強與戰略供應商長期優質合作。
(三)深化對外合作,建設國際供應鏈
優化供應鏈海外布局,聚焦關鍵技術和物項等,開展國際供應商尋源,實現供應來源市場的多元化,增強供應鏈國際影響力。充分發揮中央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和組織整合能力,在帶動中國技術、標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中承擔引領責任,促進國內國際資源的高效配置,助推供應鏈集群發展,增強對全球行業供應鏈的整合力、話語權和影響力。
(四)強化科技創新,建設智慧供應鏈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補齊供應鏈上關鍵原材料、元器件、核心技術等短板,著力攻克一批制約國內產業鏈發展的技術難題。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設計、采購、物流、儲備、工程建設、運營維護、技術改造等環節的場景應用,助推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五)堅持低碳發展,建設綠色供應鏈
將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融入供應鏈管理全過程。實施綠色采購,優先采購節能低碳環保材料、產品和設備,推廣國家部委頒發的綠色制造名單在采購活動中的應用。推動開展綠色供應鏈試點示范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
二、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
(一)開展招標采購業務系統的轉型升級
建立統一的電子采購平臺,持續推進采購數字化管理轉型,以數字化促進規范化、集約化、標準化、協同化管理。通過電子采購平臺升級迭代,實現招標采購計劃管理、立項管理、實施管理(招投開評)、決策管理全業務流程電子化,為集團公司各組織層級和內外部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為支撐集團公司發展的重要數字化基礎設施。
(二)不斷探索數字化交易新模式
2018年底,建立集團公司電子商城——“三峽e購”,集團公司辦公電器、辦公用品、信息類設備、后勤生活物資、勞保用品、MRO(維護、維修、運行)用品等低值易耗物資的采購,均通過電商化采購模式實現高效便捷采購,實現“鼠標一點,配送到廠”,降低采購成本,減少采購程序,提高采購效率,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采購業務的全流程管控。目前,集團公司正在積極試點“工程建設物資公開招標+電子商城鋪貨”模式。
(三)積極研發供應鏈外網服務應用
通過開發智能制造協同、生產質量管控、在線物流管理等功能模塊,為供應商提供開放式服務,提高供應鏈全流程智慧管理能力,提升與供應商的產業鏈協同水平。
(四)探索供應鏈管理風險智能識別
系統梳理供應鏈管理全過程合規性、規范性問題,形成負面問題清單和典型問題防控指導手冊,基于問題清單形成預警規則庫,并嵌入供應鏈管理平臺的關鍵流程和環節,埋設監督探針,實現事前風險預警,逐步實現“問題線索全面收集、典型問題自動比對、整改情況定期跟蹤”的智能化監督管理,通過新型技術手段應用推動易發多發頻發問題加快消除。
(五)加快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打造中國三峽集團智慧供應鏈管理平臺,加快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供應鏈數據管理體系和標準化數據字典,統一數據規則,實現供應鏈基礎數據的標準化管理與集中運營。打通供應鏈內部數據壁壘,構建數字化供應鏈運營管理中樞,通過供應鏈全鏈條管理看板可視化,為運營監控、監督管理、輔助決策提供支撐。
二是建設集團統一的物資管理系統,實現物資從需求、計劃、采購、生產到物流、倉儲、使用、報廢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試點打造具備智能化存儲、自動化運輸、少人值守等功能的智能倉庫。
三是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商用服務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發展智慧倉儲、智慧物流,不斷提升流通供應鏈智能化水平。
三、強化供應商的精細化管理
中國三峽集團供應商管理遵循“集中管控、信息共享”以及“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利用集團公司產業規模優勢,通過供應商管理積極推動相關技術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并在采購活動中充分考慮環境友好、綠色低碳、節能低耗等因素,扶持通過綠色電力交易、碳減排產品等實現自身及供應鏈綠色化的供應商,與上下游供應商持續打造建設協同、綠色、低碳、共贏的供應鏈生態。
(一)借助數字化技術提升供應商管理水平
建立統一的供應商中心,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供應商的主數據編碼,形成一套服務集團公司業務的供應商主數據,實現供應商統一管理。利用供應商管理中心實現對集團公司內供應商數據的匯聚、分發、審核、校驗,同時強化入庫及變更審批,從數據源頭嚴格把控供應商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合規性。全面開展供應商能力畫像,通過多渠道獲取高質量的供應商數據,從企業財務、資質能力、業績能力、績效評價、供應商分級5個維度進行供應商能力畫像,輔助提升尋源能力。
(二)加強與戰略供應商長期優質合作
通過深化供應鏈采購合作關系、協同建立儲備體系、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協同建設智慧供應鏈、建立日常交流機制等途徑,與戰略供應商開展深入合作。
(三)增強與供應商互聯互通力度
每年召開供應商年度大會,反饋供應商參與集團公司招標采購活動以及合同履約情況,宣貫中國三峽集團質量、安全、廉潔、綠色發展相關管理要求和理念,并與供應商開展線上交流與關系管理。同時,增強與嚴重失信行為供應商、戰略供應商信息主動溝通,共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靠發展。
(四)開展供應商評價與考核
針對工程施工、貨物、服務三類供應商,采用日常評價、年度評價和動態管理等方式開展評價,供應商的信用等級按年度評價綜合得分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并在集團公司招標采購工作中加以應用。
(五)加大對嚴重失信供應商處罰力度
對于有嚴重失信行為、多次失信行為的供應商及其法定代表人進行嚴厲處罰,處罰期限從2年到永久。持續嚴厲打擊串通投標、無正當理由放棄中標等嚴重失信行為供應商,積極維護規范、公平、陽光的招標采購環境。
本文首發于《招標采購管理》2023年第2期
作者:李道祥 劉海 宋良豐
單位: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采購與物資管理中心